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色圈_苍井空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1000免费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激情小视频青青_黄色视频在线WWW免费_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麻豆_中文乱码人妻字幕在线永久_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动漫_欧美日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日韩精品电影网在线观看

淘寶商鋪|人力資源|在線翻譯|杭州翻譯公司
杭州中譯翻譯有限公司
您好,請問您需要翻譯什么內容?
需要進行哪個語種的翻譯?
您的位置:首 頁 >> 新聞公告 >> 翻譯資訊

譯詞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即將開幕 注意,翻譯別出錯!

杭州中譯翻譯有限公司·您值得信賴的語言服務提供商·0571-88272987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如果說“一帶一路”是一首大合唱,那么即將召開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便是它的新樂章。可以預見的是,“一帶一路”將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熱詞”。

  既然如此之“熱”,那么學翻譯的你,當然要掌握相關譯法。今天,我們就從“一帶一路”的英文譯法學起來~~

  從OBOR到B&R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便是“一帶一路”的前身。

  自“一帶一路”的概念正式提出后,在很長時間內并沒有對英文譯法做出規范,所以“一帶一路”曾被譯為“One Belt and One Road”。

  直至2015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會同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共同發布了“一帶一路”英文譯法的官方規范:

  一、在對外公文中,統一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英文全稱譯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帶一路”簡稱譯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縮寫用“B&R”。

  二、“倡議”一詞譯為“initiative”,且使用單數。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辭。

  三、考慮到“一帶一路”倡議一詞出現頻率較高,在非正式場合,除首次出現時使用英文全稱譯文外,其簡稱譯法可視情況靈活處理,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視情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其他譯法不建議使用。

  為什么是“倡議”而不是“戰略”?

  2015年6月15日,環球網曾表發了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趙磊教授的文章《“一帶一路”英文譯法應盡早明確》,文中建議一帶一路應該是一種“倡議”(initiative)而不是一種“策略”(strategy)。趙磊認為用“倡議”一詞主要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一帶一路”不是服務于中國一國外交政策的工具,也不是進行地緣戰略博弈的籌碼,而是中國推動的公共產品,對沿線以及國際社會均有益。

  2015年9月8日,中國對外宣傳的權威部門外文局發布了“一帶一路”的英文版,使用了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詞。這個版本用英語詳細解釋了“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的起源及內涵:

  It refers to the proposal to build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a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During his visits to Central and Southeast Asia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3,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unveiled the initiatives of build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n cooperation with related countries, and laid out policy coordination,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people-to-people bonds as the five major goals.”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分別提出了與相關國家共同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該倡議以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

  “一帶一路”翻譯爭鳴背后的四個“IN”

  在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15”上,中國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指出,有關“一帶一路”如何翻譯的學術爭鳴,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中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關注與愛護,也說明“一帶一路”需要在實踐和探索中完善,需要更多考慮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對接。“東西方有很多差異,但也有共性,除了對Silk Road這個詞的美好印象,也包括亞洲國家以及南北國家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應對思路。”

  劉勁松用四個“IN”概括了這種應對,即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互聯網(Internet)和包容性(Inclusiveness),同時這也是“一帶一路”的應有之義。

  在他看來,這四個“IN”,從經濟學角度講,既包括需求端管理,也包括供應端管理;既體現市場決定作用,又需要政府積極作為;既強調各國的自主改革與創新,更離不開國際合作。

  “一帶一路”對于翻譯界意義重大

  2017年3月22日,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表了演講,題為《中國崛起給翻譯帶來的變化——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看當今的翻譯》。

  他指出,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構想,牽頭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標志著中國已經站到了世界舞臺中央,開始制定國際游戲規則,引領國際發展潮流。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中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被歷史性地推到國際舞臺中央的時候,我們的對外翻譯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形勢。適應好,中國的對外傳播效果就好;反之,如果對外翻譯缺乏創新精神,不能跟上形勢,就會拖后腿。

  在“一帶一路”發展構想的前提下,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進入國際性公司組織工作,因此不僅需要常規的口譯人員,還需要懂得海外經營,熟悉當地法律體系,了解當地文化,熟知社會風俗和輿論環境,具有堅實的雙語甚至三語多語能力,熟悉機器翻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如今的文學翻譯不再一家獨大,時政翻譯、媒體翻譯、商務翻譯、時政翻譯、法律翻譯,文化翻譯對于現在的翻譯而言,都是無法回避的內容。專業翻譯人才嚴重缺乏已經成為了全國性的問題

  黃友義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譯外升溫的勢頭仍會繼續。”“一帶一路”建設走多遠,語言服務的任務就有多重。翻譯界提供的語言服務能力有多強,“一帶一路”就能走多遠。由此可見,新形勢下翻譯界任重道遠

  (譯·世界微信公眾號綜編自英語日報、中新網、環球網、文明互鑒,轉載請注明出處。)


 

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微信

相關文章: